Bruno's Blog

Über meiner Interesse

Freitag, 22. Februar 2013

The Tale Of Cromwell's Head (English)

The Tale Of Cromwell's Head




Karl I. (englisch Charles I; * 19. November 1600 in Dunfermline; † 30. Januar 1649 in London, hingerichtet) war von 1625 bis 1649 König von England, Schottland und Irland aus dem Haus Stuart.
Seine Versuche, in England und Schottland eine gleichförmige Kirchenverfassung 宗教教堂法 einzuführen und im Sinn des Absolutismus 集权专制 gegen das Parlament 国会 zu regieren, lösten 使发生 den Englischen Bürgerkrieg 公民战争,亦可称为内战 aus, der mit Karls Hinrichtung und der zeitweiligen 短暂的 Abschaffung 废除 der Monarchie 君主制 endete.

这场内战以 Karl I的被处死刑和以一个短暂的废除君主制的新政府形态的时期开始。

有关 Karl 和 Charles两个名字的关系:

Carl is a popular variant of the name Charles (see there). The name origins from the old Scandinavian languages and is still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names in Sweden. The name has status as a Royal name in Sweden and Sweden's King is the 16th Swedish monarch with the name Carl.
Charles ist die englische und französische Form des Vornamens Karl.
Karl, auch in der Schreibweise Carl, ist ein männlicher Vorname.
Karl wurde vom althochdeutschen „karal“ abgeleitet und bedeutet „Mann“, „Ehemann“. Auch „der Freie“ 自由.
Die latinisierte Schreibweise ist Carl.

Die weibliche Form des Vornamens ist Karla oder Carla.




Karl I. war der zweite Sohn von Jakob I. und Anna von Dänemark.(Karl的北欧的家庭背景可以从Karl这个名字说明) Am 4. November 1616 wurde Karl zum elften Prince of Wales ernannt und folgte am 27. März 1625 seinem Vater als Karl I., König von England, Schottland, Frankreich und Irland auf den Thron. Die Krönung fand am 2. Februar 1626 in der Westminster Abbey 大修道院 statt. Karl I. heiratete am 13. Juni 1625 Henriette Marie de Bourbon, die katholische Tochter des französischen Königs Heinrich IV. und der Maria de’ Medici.

Beginn des Konflikts mit dem Parlament




königliches Wappen von Karl I.


Bereits bei Karls I. Regierungsantritt traten die Konflikte zwischen König und Parlament zutage, die sich schon unter seinem Vater, Jakob I., angebahnt hatten. Man vermutet, dass Karl, wie dieser, ein Verfechter der Theorie des Divine Right of Kings war, nach dem das Herrschaftsrecht der Könige sich allein vom Gottesgnadentum herleitete. Im Mitwirkungsanspruch des Parlaments sah er infolgedessen eine Verletzung dieses Rechts. Daher glaubte er immer wieder, sich über das Parlament hinwegsetzen zu dürfen. Ob Karl wirklich ein absolutistisches Regime anstrebte, ist jedoch fraglich.

Den Parlamentsmitgliedern, unter ihnen viele Puritaner, die bereits die Ehe des Königs mit einer Katholikin missbilligt hatten, war diese Haltung nicht verborgen geblieben. Anders als bis dahin nach einer Thronbesteigung üblich, bewilligten sie dem König daher 1625 die Einziehung der Hafenzölle („tonnage and poundage“), eine der wichtigsten Einnahmequellen des Königtums, nur für ein Jahr, anstatt für die ganze Regierungszeit des Königs. Karl löste das Parlament daraufhin auf.
Die Außenpolitik Karls führte jedoch zu einem Krieg mit Spanien, so dass er neue Finanzmittel benötigte, die ihm nur das Parlament bewilligen konnte. Er ließ das Unterhaus 1628 wieder zusammentreten. Dessen Mitglieder verabschiedeten aber nun, um sich gegen königliche Willkürakte künftig abzusichern, die Petition of Right, mit vier Forderungen, die der König vor der Bewilligung neuer Steuern anerkennen sollte. Der König unterschrieb die Petition, um die benötigten Gelder zu bekommen, hielt sich allerdings nicht an die Forderungen und regierte im gleichen Stil weiter wie zuvor. Daraufhin berief er 11 Jahre das Parlament nicht mehr ein. Der englische König zog sich aus den militärischen Auseinandersetzungen in Europa zurück.























--------------------------------------------------------
The Name Charles and Karl

http://en.wikipedia.org/wiki/Carl_%28name%29
http://de.wikipedia.org/wiki/Charles
http://de.wikipedia.org/wiki/Karl

Mittwoch, 24. Oktober 2012

“古博法”中的博戏

何为博戏?

楊伯峻集釋引《古博經》:「博法,二人相對,坐向局,分為十二道,兩頭當中名為水。用碁十二枚,六白六黑,又用魚二枚置於水中。其擲采以瓊為之。瓊畟方寸三分,長寸五分,銳其頭,鑽刻瓊四面為眼,亦名為齒。二人互擲采行碁,碁行到處即豎之,名為驍碁,即入水食魚,亦名牽魚。每牽一魚獲二籌,翻一魚獲三籌。若已牽兩魚而不勝者,名曰被翻雙魚,彼家獲六籌為大勝也」。又引晉人張湛注:「明瓊,齒五白也。射五白得之,反兩魚獲勝,故大笑」。
均同見《列子集釋》,卷 8 ,說符篇,頁262 。
其中由于是博戏,即赌博,是需要随机性因素存在,所以也就需要现代的骰子。当时叫“明瓊”。

明瓊為骰子前身,《列子》有「樓上博者射,明瓊張中,反兩  魚而笑」語。
見楊伯峻:《列子集釋》,卷8 ,說符篇(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頁262 。 
这段文献引用是在“陞官圖遊戲沿革考”一文中,升官图游戏也是中国古代博戏的一种

张如安评陈祖源的《围棋规则演变史》文章部分

文章标题为“溯源明流 ,还原数千年围棋演变之轨迹”,作者张如安。来自于“天地间”网站?我把文章中我认为精华部分剪辑出来:

 《忘忧清乐集》被陈祖源视作“集到宋朝为止的围棋千年之大成
的一部古代围棋的百科全书”。让 人钦佩的是,陈先生发现了该书刊
印本的存在问题,为求究竟,他走 南闯北,广事搜罗,查找到了近20
年出版的共五种本子进行对照,仍 难辨清是非,最后从国家图书馆查
看了宋本原貌,才将相关问题彻底 搞清楚。他通过对《忘忧清乐集》中
棋局实例的细致解析,指出唐宋时期的围棋规则采用了等子比空法,
这比《敦煌棋经》时代的等空比子 法意义更为深远。无论是等空比
子,还是等子比空,其本质都是“两溢”,子多为胜可以说是围棋规则
的本源。
陈祖源的这些考证非常重 要,它不但令人信服地解决了南北
朝至唐宋时期的围棋规则的悬而 未决的重大问题,对围棋史的研究
做出了非常宝贵的贡献,而且还为该书设计的未来的“统一之路”打
下了精彩的伏笔。

安娜·卡列尼娜故事的含义

来自于柯云路博客文章中论及婚姻中男女双方相处关系的一个精华部分:

我 不由得想到当年读过的托尔斯泰。那是一百多年前的作家,于现在的年轻人恐怕相当陌生了。我很喜欢他的《安娜·卡列尼娜》,书中对爱情的产生和起伏演变做了 非常精到的描写。安娜是一位美丽的贵妇,邂逅英俊的青年军官渥伦斯基后燃起疯狂的爱情。为了这段感情,安娜抛夫别子,冒天下之大不韪挑战上流社会的种种规 范,不可谓不勇敢。
尽管如此,渥伦斯基还是很快厌倦了这种终日厮守的生活。
在 没有得到安娜的时候,他处心积虑地追求,甘愿放弃仕途的前程,甚至为了得到安娜的爱而举枪自杀。然而,当安娜死心塌地和他走到一起后,渥伦斯基开始想念昔 日的朋友,想念那些热闹的社交生活,包括能以自由之身与女孩子们的交往。这样一来,自然招致安娜的不满。每次冲突之后,她都禁不住向渥伦斯基发问,是否还 在爱她。临到此时,渥伦斯基往往在内心会发出绝望的叹息:“天哪,又是爱情!”
这个故事说明,任何激情都可能因为距离的接近而淡化甚至消失。在此过程中,如果一方没有过分要求,激情会逐渐转化为温情和亲情,虽然是淡淡的亲情,也能很好地维持着,双方都会感觉不错。然而当一方特别是女方对感情有过高期待时,往往会引起极大的逆反。
还是以安娜为例。安娜和渥伦斯基应当还在热恋,不过几年的时间,就到了渥伦斯基无法忍受的程度。说明什么?说明当一方死死地要求今日的温情维持着往昔激情般的热度时,无异于迅速破坏着已有的温情。当一个女人不断发出感情的要求时,不断地表达着对丈夫的不满时,她并不知道每天自己都在扼杀着最看重的家庭关系和感情联系。
我没有通读过安娜·卡列尼娜这部书,不过这个例子在这里所体现的含义我是能够理解的。以我的看法,安娜与渥伦斯基非常典型的代表了女性与男性的本能天职。

安娜以追求她所信任的爱情,把渥伦斯基视为自己建立独立的家庭唯一的依靠,在不断发出对于这种紧密联系的索取的时候,所体现的是典型的女性化的天职特征。而渥伦斯基身为军官的身份,首先就具有一定的体格,性格上男性化的特征,再加上他突发性的,脉冲式的疯狂求爱,随即高潮过去之后对于女性为核心的家庭关系的淡化,回归到原来的追求个人自由和服务于整体社会实现自我实现的男性化天职本能上去。

本来按照女性和男性这两种天职的不同所产生的矛盾是难以调和的。如果按照极端的理想化方式,那么大概都会诞生很多以母亲单独抚养后代的单亲家庭。所以现实中好的家庭关系其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男性对于自身本能的抑制以配合女性的本能要求,放弃大部分的自我实现的理想与追求自由的意图,更多地服务于女性为核心的家庭内部。如果男性做不到,那么双方的家庭关系就无法维系,起码无法让女性满意。

人类社会长久以来的父系社会的特征,在家庭中把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属品,男性未必服务于家庭但是名义上女性必须隶属于这种不自然的家庭感情关系之中,并不符合女性的要求。但是这是力量对比的不同,所以现实中又会是女性因为弱小而屈从于这种牺牲天职本能的状况之中。

这两种情况都存在,而且还会不停冲突,这大概就是人们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的原因吧。

柯云路在文章里表达的观点是倾向于男性的,他的结论是:

感情必须是自然而然的。对于秋月而言,她恰恰要反省的是在这二十多年的婚姻中有没有犯过安娜的错误。安娜与渥伦斯基相处几年,对爱的反复要求对方就接受不了,秋月如果在二十多年中持续发出这样的声音,对方如何忍受得了?
好的夫妻即使长期生活在一起,也应该有相敬如宾的一面。越是亲密爱人,越要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这样,彼此的关系才可能和谐自然。

相敬如宾”这四个字的含义是符合男性的利益,让女性放弃天职中对于家庭关系紧密性的控制欲,给予男性一定的自由。在行为处事上更像是男性之间相处方式,用保持距离的“礼”代替了发号施令的“爱”,那么就给予了男性所向往的一点自由空间。

但是这样的观点可能就不会得到女性读者的认同,因为不符合女性的利益。女性要的就是为家庭服务的驴,一个俯首听命的囚徒。从网站上对于这篇文章的认同度的情况上看正是这样

我觉得男性认为对于女人要打才能保证她不会骑在脖子上拉屎,实际上为了是防止把父亲社会特征改变为母系社会特征以损害男性的利益。用简单的暴力的方式限制女性对家庭内部控制的本性,这样就倒过来让女性成为生儿育女,抚养后代的机器,而无指手画脚的可能。

但是每一个男性都有母亲,往往对于母爱的尊重和对于母亲的软弱,会使得老年女性很容易得到一个大家庭的控制权,如果男性无法用暴力压制新进大家庭的年轻女性,那么也就往往诞生了新媳妇与婆婆之间控制权之间的争斗,这种出于女性本能的权力欲并不亚于社会上其他行业中存在的勾心斗角,一样需要熟读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才能获得胜利。

一个家庭内部女性之间为了权力争斗所造成的破坏性影响还算不大。但是在中国古代帝制社会当中,代表最高权力的皇帝一样要面对这种母系社会特征的麻烦,往往容易得势的母后会在很多时候出于她的本能维护她的利益而做出的决定是损害了整个国家。

---------------

最后对于柯云路总结的“男人最怕女人说的十句话”作一些评价:

你老了。你没用。你不行。你很失败。你不是男人。

这几句所针对的是男性自我实现的能力的批评。作为男性具有自我实现本能,实际追求的是事业的成功。对于这种本能的批评如同批评女性对于美的追求一样,都有极大的精神伤害后果。

你很自私。你为什么不爱我。

这句话针对的更多是男性没有服务于家庭,没有做到以女性为核心服从态度。“你为什么不爱我”大概等同于“你为什么不听我的话”,没有依照女性指令行事,或没有为之贡献时间,精力,而把更多能量奉献于男性的自由和自我实现,也就是家庭外部,换言之,“自私”,这是以女性角度认为的“自私”。

-----------------------------------------

http://keyunlu.blogchina.com/1368579.html

Dienstag, 23. Oktober 2012

中國古代围棋黑先白先?江志鑫与陈祖源的争论

扬州围棋国家一级裁判江志鑫在《围棋天地》中《黑先白先》一文提出了质疑,针对的是围棋规则的研究者陈祖源。 后者认为中国古代唐宋时期的围棋应该是黑先白后,之后在明清时期改变了规则,确立了白先黑后的原则。

在我看来,陈祖源先生的论点的依据是日本围棋,由于日本围棋是来自于中国唐代围棋,其判断胜负的数目的原则与唐代的数路法有相似的地方,那么类比着子顺序的问题,也可以推测得出黑先白后的日本围棋采用的是唐代的规则。

判断中国古代究竟黑先还是白先的困难在于缺乏第一手资料。目前存世的最早的棋谱书籍是南宋时期的“忘忧清乐集”,而最早论述围棋的文献是“敦煌棋经”。敦煌棋经没有棋谱,没有论述着子顺序,所以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而“忘忧清乐集”则出现了复杂的情况,既有白先,也有黑先的情况,江志鑫先生就此归纳总结得出了他的结论:

  1. 针对贾玄用黑棋先的例子,“贾玄少年时曾生活在宋朝建立以前的南唐时代,用南唐的事情,用一个短暂的时代的事情,涵盖到隋唐之前,是否有点太强词夺理了”。
  2. “《忘忧清乐集》里的北宋朝第一围棋高手刘仲甫的《遇仙图》,是白棋先走。宋朝盛行黑棋先走的风气,为什么这一盘棋是白棋先走呢?我们能不能因为北宋朝有这一份白棋先走的棋谱,就得出结论说当时的围棋也是有白先黑先的呢?为什么陈先生却认定北宋朝棋谱都是黑先?”
  3.  “古代围棋既有白棋先走,也有黑棋先走。那么让子棋也应当有白棋让黑棋的,或者黑棋让白棋的。但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能看到的古代棋谱,都是白棋让黑棋,没有黑棋让白棋的。”
让子棋都是白让黑先,这一点可以找到很多例子证。如北宋时期何遠所著的一部代遺聞軼事的隨筆《春渚紀聞》中记载了碁待詔劉仲甫,也就是相当于国手下让子棋的事情。

一日晨起,忽於邸前懸一幟云:江南碁客劉仲甫,奉饒天下碁先。并出銀盆酒器等三百星,云以此償博負也。須臾,觀者如堵,即傳諸好事。翌日,數土豪集善碁者 會城北紫霄宮,且出銀如其數,推一碁品最高者與之對手。始下至五十餘子,衆視白勢似北。更行百餘碁,對手者亦韜手自得,責其誇言,曰:「今局勢已判,黑當 贏籌矣。」仲甫曰:「未也。」
“奉饒天下碁先”点明了让子棋的性质,然后对话中可得知劉仲甫是持白棋者,是尊者且后手下。

另外的一个例子,日本《古事类苑·游戏部二》载:吉備真備與唐人下棋「和棋之際,吉備偷吃唐方黑子。終局,唐方負。」唐人覺得奇怪,卜之,知其吞子。於是讓吉備服瀉藥。日本方面又「令服呵梨勒丸,以止封不瀉之」,遂勝了。

如果吉备真备是持白棋,他偷取唐方黑子,那么棋盘上填还死子,当黑棋数少反而是目数多而赢棋。所以这就让人很难理解。我只有查找来自于“江谈抄”的原文:

『江談抄』第三 雑事 吉備入唐間事

  又聞<天>云、唐人議 云、才<ハ>有<トモ>芸<ハ>必<モ>アラシ。以囲碁<テ>欲試<ト>云<テ>、以白石<ヲハ>擬日本、以黒石<ハ>擬唐土<ニテ>、以此勝負殺日本国 客様<ヲ>欲謀。鬼又聞<天>令告吉備。吉備令問聞囲碁有樣<テ>、就列桜計組入三百六十目<ヲ>計、別<天>指聖目、一夜之間案持了之間、唐土囲碁上手 等撰定、集<テ>令打<ニ>、持<ニテ>打無勝負之時、吉備偸盗唐方黒石一飲了。欲決勝負之間唐負了。唐人等云、希有事也<ト>。極<テ>怪<ト>云 <テ>。計石<尓>黒石不足。仍課<ト>筮占<フニ>之、盗<テ>飲<ト云>。推之大<尓>争<尓>在腹中<ニ>。然者瀉藥<ヲ>服<セシメントテ>令服 呵梨勒丸、以止封不瀉之、遂勝了。仍唐人大怒<テ>不与食之間、鬼物毎夜与食、已及數月也。
这里明确写道日本为白石,唐土为黑石。而在无胜负之时,吉备偷吃黑石,这样或许指的是吉备偷吃唐方未下的棋子,这样少一棋子则可能少一步。或者这是“江谈抄”在描写这个故事时没有严谨考虑到逻辑性而犯的错误。因为这则故事不是历史真实而是虚拟创作,其中主要人物有一鬼名叫“日本国王使”,可见是文学幻想。

“江谈抄”乃是北宋徽宗年间的作品,可以作为比较宋代诗话作品风格的参照物。


还有一则来自于日本的资料,“江家次第” 中记载“上卿行圍碁事”的解釋:

此截图来自于“校本江谈抄 研究上”
这段解释似乎是来自于宇治左大臣(藤原 頼長)的笔记当中,那么大致时间可以判断为南宋时期。 文中對於碁盤和碁枰(ping)的概念做了很详细的描述。依照汉典的解释,碁枰也是棋盘。但是从这里文字描写,碁枰是一对的,放的位置上东西相对,我猜测应该是放棋子的棋盒。

然后分二人坐上首,二人下方,南北对峙。上首为黑,下方为白。这里的黑白应该不是指位尊或者位卑,而是说方位上北以黑棋,南以白棋。



------------------

江志鑫先生认为古代的围棋是以白先为主导,尽管到现代围棋绎变为黑先,但有一点是依然没有变的,那就是——上手执白。特别是让子棋,从古至今一律是白让黑。在 分先棋中,在古代,是下手尊重上手,所以让上手先走,在《忘忧清乐集》中从《万寿图》到《保真图》的九盘黑棋先走的棋谱,都有饶黑棋先,饶先就如同现代围 棋中让先,上手让下手先行。而刘仲甫的《遇仙图》则更能说明问题,因为刘仲甫遇到了仙人,他把先人当作上手,出于尊重由对方执白先行。在日本围棋率先取消 座子后,棋手越来越认识到先行的威力很大,下手后行会更加吃力,这才演变成现代围棋的黑先白后,如果棋手双方实力相当,那么就会采用相互先后手。如果黑白 双方棋力有差别,那么执白的实力一定强于执黑的一方,也就是说执白者应该是上手。



另外一篇来自于扬州日报的文章,详细说明了争论情况:

黑先白先争论四年前开始

谈到古代围棋黑先白先,江志鑫表示他与陈祖源的争论开始在四年前的《围棋天地》。在2006年3月1日的 《围棋天地》上,江志鑫发表了《从白棋先走说起》。文中,江志鑫提出了在清以前白棋先行是占主导的观点。江志鑫解释说,围棋起源于中国的阴阳思想,白为 阳、黑为阴,所以白棋先走,黑棋后走则是顺理成章的事。

一个月后的《围棋天地》上,陈祖源著文《也说白先黑先》对江志鑫的观点提出反驳,提出“几乎都是白棋先走,不如说几乎都是黑棋先走更合适”,并列举了《忘忧清乐集》中的《贾玄图》和《成都府四仙子图》,认为在唐朝和北宋年间就有黑棋先行的棋局。

在后来的《围棋天地》上,江志鑫著文《围棋真是很有深意》,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称根据古代围棋书的记载,黑棋先走的棋谱只占其中的千分之一、二。

《围棋天地》编辑部最终中止了这场关于古代围棋先后手的争论。

《贾玄图》对弈时间无法考证

江志鑫说,从四年前到现在,争论的焦点就是《忘忧清乐集》中名为《贾玄图》的棋谱。这局棋是由贾玄执黑先行。贾玄曾在南唐做过棋待诏,在2006年的争 论中,陈祖源先将贾玄误以为是(李)唐的棋手,但事实上,贾玄在南唐做过棋待诏,北宋灭南唐后,贾玄在北宋宫廷长期陪宋太宗下棋。《贾玄图》是北宋棋谱还 是南唐棋谱并无法考证,即便是按《贾玄图》对局介绍中虽然有“唐待诏贾玄与杨希粲对局”的字样,认为这是南唐的棋谱,但北宋建于公元960年,南唐被灭是 在975年,其中15年两个朝代是同时并存的,由于史书上对于《贾玄图》具体的对弈年代没有记载,因此并不能判定北宋之前的围棋是黑先白先都有的。

根据《忘忧清乐集》上卷所记载的19盘棋局,其中三国、晋、唐三个朝代的5盘棋均为白棋先走。此外一局北宋国手刘仲甫的《遇仙图》同样也是白棋先行。从 这盘《遇仙图》可以看出,北宋年代以前的围棋都是白棋先走的。和神仙下棋,一定要尊重神仙的习惯。所以,《遇仙图》的棋谱必须是白棋先走。


--------------

我基本上认同江志鑫先生的观点,对于黑先白先的问题,首先能够确定的是白尊黑卑,然后按照情况的不同可能出现不同的先后手着棋的顺序



--------------
陈祖源认为中国唐宋黑先白后的原因
http://www.bojuu.com/weiqi/guize/1282.html

劉仲甫國手碁
http://zh.wikisource.org/wiki/%E6%98%A5%E6%B8%9A%E7%B4%80%E8%81%9E/%E5%8D%B702#.E5.8A.89.E4.BB.B2.E7.94.AB.E5.9C.8B.E6.89.8B.E7.A2.81


http://www.yznews.com.cn/yzwb/html/2010-04/27/content_126802.htm
http://bbs.qimi.cn/viewthread.php?tid=7729

江谈抄
http://www.airitilibrary.com/searchdetail.aspx?DocIDs=02544466-201003-201005140034-201005140034-101-123

校本江谈抄
http://books.google.de/books?id=2bYaP-SfjR0C&pg=PA13-IA23&lpg=PA13-IA23&dq=%E6%B1%9F%E5%AE%B6%E6%AC%A1%E7%AC%AC+++%E7%A2%81&source=bl&ots=oyYA04DJKJ&sig=ZXuejZVV3wBjVTJ05KUiQzEdoYg&hl=de&sa=X&ei=VBqGUOuXBMfPsgaCioDQBQ&ved=0CDUQ6AEwAg#v=onepage&q&f=true

吉備入唐間事
http://www.senshu-u.ac.jp/~off1024/nenpyoushiryou/goudanshou/goudanshou3-kibidaijinnittou.htm
http://shinku.nichibun.ac.jp/kojiruien/html/yugi_1/yugi_1_0064.html

中日围棋规则
http://go.yenching.edu.hk/compare1.htm

Samstag, 20. Oktober 2012

炮棋

也叫砲棋,因为宋代的砲实际上是投石机,原理上直观的表示就是可以越过障碍攻击后方目标。所以象棋中的砲与炮棋实际上功能方式是一样的。这里借由后张飞发表的炮棋游戏内容:


棋盘:由四横和四竖的直线组成的一方框,各交点处为棋子摆放的位置。如图所示。
棋子:本棋为两人对奕,各方为8颗棋子。 

二、游戏规则
1、布局
游戏各方8颗棋子,就近已方分两排置于棋盘的交叉点上。(图示) 

2、移动
此棋分先,游戏双方协商解决。
双方轮流走棋,每次移动一步,且只能沿直线前后左右移动至一个空白的交叉点上。

3、吃子
吃子方法和中国象棋中“炮”的吃子方法相似,要“隔子打子”,不同的是所隔的棋子必须是已方的棋子。如果图所示,棋子A隔着已方棋子B就可以吃掉对方的棋子a,同时棋子A移动到对方棋子a处。 

4、输赢
由于该棋吃子必须要有两颗子,所以当一方棋子被吃得只剩下一颗时,便告负。 


---------------------

记录此内容是因为在“敦煌棋经”中描述围棋棋制时有提到“炮棋”,而这两者间应该是类似的。特此说明

---------------------
http://bbs.tiexue.net/post2_2602360_1.html

中國古代围棋黑先白先? 孙策与吕范弈棋

按照“无忧清乐集”的此棋谱,并未记载谁为白棋,谁为黑棋。但是通过其他材料证明和推论,应当是孙策为主公,执白棋先下。但是为什么有的人推论认为吕范是白棋呢?

我查阅了这种说法来源:

有人認為黑棋是孫策,因為下得不好,所以記譜者只記了43手

这种推论我认为理由不足,此棋谱真伪难辨。而只记录到43手可能是编写棋谱者没有继续下去,不一定是因为孙策输棋而不愿继续下去。


有关中国历史上黑先白先的问题,这里的“中国围棋史话”也作了很好的解释:

我國古代棋制,凡對子棋,都是執白棋者先走,執黑棋者後走,孫策詔呂範弈棋局面就 是一例;如遇讓先或讓子,則均為黑先。到了明朝,開始出現一些混亂情況,白先黑先,似乎並無規定。《弈藪.凡例》中說:「諸譜先著,黑白互見;每勢要查著 則誰先,未免勞神檢點。今更一例白先,凡係黑先者,一切換去,亦一捷徑法門也。」從此,白子先著再次成為主流。到了清朝,由於中、日棋手之間的交流,漸漸頗有跟隨日本黑子先行的制度。為了方便國際比賽,中國於1956年正式規定黑先白後。


----------------------------------
http://go.yenching.edu.hk/chhis.htm